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全面加强基层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各种免费的文化大餐。
文化设施承载群众生活
宿州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多渠道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严格落实政府保障职责,推动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埇桥区南关街道组织参观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图片来源:埇桥新闻网
通过各类争创活动,不断加快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升级,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社会力量合作建成的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绿地衢坊街大运河民间艺术馆和泗州戏非遗史展馆等,已于2020年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砀山县的五峰书院、萧县的轩堂书屋、泗县的民俗农耕文化陈列展示馆、埇桥区的袁道儒私人农家书屋等一批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公共文化场馆,进一步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泗县围绕基层文化设施“建、管、用”工作,着力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拐郝蚧愎嫖幕谖皇缘愎ぷ?,为每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都配备一名专(兼)职文化协管员,负责设施(设备)管护、活动策划和文化辅导等,确保事情有人做、设施有人管,活动有人办。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帮助每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建至少1支文艺队伍,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群众参与度显著提高。目前,全县已培育各类文化队伍200多支,其中广场舞队伍150余支、庄户剧团20余支、书画队伍30余支,参与人数超过3000人?;忧炕阄幕瞬诺呐嘌岛椭傅?,对基层各类文化队伍,分层次、分类别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打造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基层文化服务队伍,不断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p>
文化品牌活动风生水起
近年来,宿州市灵璧县游集镇在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和县文旅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群众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创新文化品牌活动风生水起。
爱心课堂。图片来源:宿州市文明办
游集镇文化站以宿州市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典型,县政协委员、“灵璧民谣”非遗传承人、“灵璧好人”尤传化名字命名的“传化讲堂”,每周末按时开课。为了使讲堂走向常态化、规律化和规范化,“传化讲堂”主动邀请学校教师、乡村医生、乡贤能人、农技人员、司法工作者加入到讲堂。授课人员结合各自特长和工作经历,从志愿服务、精神脱贫、移风易俗、非遗传承、基层矛盾治理等编写讲课材料。不仅向群众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向群众讲文化、讲思想、讲政策、讲道德、讲文明、讲法治而且以真实感人的故事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游集镇2021年“灵璧非遗”进乡村。图片来源:宿州市文明办
为了满足更多群众的文化需求,“传化讲堂”主动走进村庄社区,机关学校,田间地头开展“流动讲堂”活动,以此激励更多的群众,爱党、爱国、爱家的热情。2019年至今开办讲座150多场,服务群众达20000多人次。
宿州市将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各种免费的文化大餐,把“文化”送到家门口 ,让“文明”种在百姓心坎上。(宿州文明网综合)